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 Design Your Work Life,別掉入享樂跑步機的陷阱!

在近期工作中類似這樣的煩惱常出現在你的腦海嗎:

  • 永遠都有解決不完的工作出現?
  • 太多問題我沒辦法自己解決?
  • 主管同事似乎不願意給我意見?
  • 這份工作我似乎不太適合?
  • 離開/轉職是否就會海闊天空?

大多數人的一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生活都圍繞工作打轉,也因此我們得要學習好好與工作相處,然而面對工作這件事除了被動接受以外,我們還可以改採主動掌握,今天要介紹這本:「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」 Designing Your Work Life,是由之前曾出過「做自己生命的設計師」的史丹佛大學設計學程執行總監比爾‧柏內特(Bill Burnett)以及史丹佛大學產品設計學程(Product Design Program)兼任講師戴夫‧埃文斯(Dave Evans),所推出的新書,這次將更聚焦於如何將設計思考給實際應用在職場,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自己所專屬的工作設計師。

別在享樂跑步機上追逐目標:要從牛刀小試開始

到底抵達了沒啊?是出遊途中繞了遠路或是當遇到塞車時大家難免會出現的抱怨,然而這樣的情境不只是出現在車內的空間,放諸在對工作的追求似乎也是似曾相識,總是想著會有一個理想的下家?抵達那裡之後彷彿一切煩惱都不復存在?然後耗盡心力一而再再而三的追求下去,卻遲遲抵達更深層的瓶頸甚至引發更嚴重的自我懷疑?

此時可以回想看看上次對自己說:「目前而言已經夠好」,是在什麼時候呢?對於外在事物的無止盡的追求往往會忽略掉當前自身的狀態,尤其在當前的社群媒體中,充斥著你可以更好、你還不夠、你需要更多的輿論風氣,彷彿那個理想的自己與當前的自己存在著一個遙遠的距離,這樣的壓力不僅內耗甚至讓你永遠不滿意自己的行動,甚至無法專注投入在自己當前所下的決定,此時的你很可能已經掉入了「享樂跑步機」(Hedonic Treadmill)的陷阱之中。

享樂跑步機

所謂的享樂跑步機,顧名思義可用來形容人們不斷追求與著迷於新體驗與新事物,然而在追求這個永無止盡的過程時,自己以為想要的事往往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。

在避免掉入享樂跑步機的陷阱時,本書提出了幾個建議:

1.跳出盲目追求更多

不斷的對外索求,以及與他人的比較不僅會令人感到煎熬,更危險的是這些負面且永遠還不夠好的狀態,會消耗掉你對生活的嚮往,久而久之演變成思想的巨人,行動的侏儒,悄悄地開始瓦解生活。

2.重視目前已經夠好

相反的如果想要掌握自己生活的主導權,重視自己當前所擁有的人事物,並且能接受自己現在所擁有的已經相當豐富,這樣的知足不僅有助於聚焦自己真正所需,也有助於鬆綁盲目對外索求的衝動。

3.降低門檻勇於行動

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很期待事情能夠一步到位,彷彿全力衝刺一段時間就會邁向超級遠大的目標,然而這樣的短期衝刺往往更容易燒盡行動的火苗,更多時候我們應該把遠大目標有效拆解成多個小目標,並且在初期有意識的降低門檻(Set the Bar Low),關鍵在於持續進行以及穩定配速,才有機會讓這個行動有所延續並且慢慢養成習慣。

就像原子習慣這本書也有提到:造就成功的,是日常習慣,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。
“Success is the product of daily habits—not once-in-a-lifetime transformations”

4.刻意留下反思時間

每天總是有大量的外在資訊想要分食你寶貴的時間,有意識地把一些時間留給自我反思,也是一件人們很容易忽略的一個習慣。

這裡作者也分享了一個每天僅需五到十分鐘的小練習,試著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,並且記錄下來:

  • 我學到什麼?
  • 我發起什麼事?
  • 我幫助了誰?

這不僅有助於透過回味(Savoring)深化你對生活的體驗,更有機會讓自己能有機會從另外一個視角找到同一件事不同的洞見(Insight),透過這樣的反思與細細回味後,也能更扎扎實實的感受到自己生活的重量與價值。

如果總是跟團旅遊,永遠體悟不到自由行的樂趣

下次或許可以在時間較為寬裕的假期裡,為自己設定暫且阻絕外在訊息的一段時間,讓自己有機會沈澱一下當前個人的狀態。畢竟不管是安排旅行也好重新設計工作也罷,如果總是盲目跟隨著他人步伐而少了一些好奇提問,缺少自己擬定行程與安排目的地的練習,那麽似乎永遠會錯過坐在駕駛座的樂趣。

Hank Lin
Hank Lin

熱衷於 AI SEO 內容行銷、系統自動化和社群經營,擁有 20+ 場次系統思考和工作坊設計及主辦的經驗,關注金融科技、社會創新。擅長透過學習型組織和創新工具,推動團隊提升效率,實踐跨領域職涯的長期經營。

文章: 12